龍陵是云南邊陲的一座小縣城,城區面積大約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兩萬,幾條極普通的街道,建筑物多半是老式的二層木樓,看不出有多少繁華。這樣的縣城實在太小,還趕不上內地一個鄉鎮呢。
龍陵雖小,可它給我這位遠方來客的印象卻很深。
我客居龍陵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可是這兒卻像春天:和煦的太陽照耀著大地,天空格外湛藍,田野處處泛青,茶花競相開放,小河在城中流淌,蜜蜂在花間采蜜忙……原來,這座不起眼的小城竟是如此的天然純樸,它讓久居大城市的我為之耳目一新,仿佛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龍陵縣城建在一個小平壩中,周圍是連綿不斷的山。從龍陵向外走去,十幾分鐘就可以進山了。龍陵的山有70%被森林覆蓋,進入山中猶如鉆進林海,所到之處,林木蒼翠,鳥語花香,生機盎然。墨綠色的松樹遮天蔽日,蔥綠色的毛竹枝繁葉茂,柏樹、云杉、榕樹、茶園、香蕉等與之同林為伴,更有恐龍時代的珍稀樹種——桫欏點綴其中,它那挺拔的樹干、羽毛狀的大葉、翠生生的綠色都與眾不同,著實讓人大開眼界。從高處望去,腳下的這座山一片綠色,遠處的群山也是一片綠色,在藍天白云之下,這兒簡直就是綠色的海洋。龍陵的山養育了廣袤的森林,森林又造就了龍陵的碧水藍天,這兒環境優美,四季宜人,清新的空氣沁人肺腑,真是個休閑避暑、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有山就有水,龍陵山上的泉水多得數不清。只要進山,就肯定能見到汩汩的山泉,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幾股山泉聚成小溪,幾條小溪匯成小河,小河七拐八彎流入龍川江。大山恩賜的山泉清澈純凈,水流終年不斷,因此成為龍陵人的生命泉,從澆地種莊稼到日常生活都要靠它。大山里的村民很精明,他們在山溝里筑大壩修水庫,攔截泉水和雨水灌溉田地;在山腰上建泉水池,接上水管通到山下的各家各戶,像城里人一樣用自來水,而且不花錢。城東一公里處有個寺廟叫靈山寺,依山而建,蒼松翠竹掩映,更有山泉相伴。“泉水叮咚洗心垢,竹影婆娑蕩俗塵”,篆刻在山門背面的這副對聯,既是佛教勸人修身養性的箴言,也是寺廟周圍山水的真實寫照。
龍陵的夜晚寧靜而安祥。這兒沒有大城市的車水馬龍、霓虹閃爍,沒有喧鬧的夜市、如織的人流。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散步、購物的人三三倆倆,龍陵城還有點繁華景象。但入夜不久,店鋪關門打烊,街道上便冷清起來。柔和的街燈把路面染成橘黃,間或有一輛摩托或者出租車急馳而過,馬達聲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夜幕中。龍陵的平安之夜就這樣來到了,大地沉睡著,除了遠處偶爾有幾聲狗叫外,周圍靜悄悄的,靜得針掉地上都能聽清。此時若到開闊地或者爬上屋頂,只見那朦朧的夜色籠罩著原野,遠山的輪廓依稀可辯,村寨的房舍黝黑模糊,深邃的夜空月光如水,繁星密布,銀河格外壯觀,北斗格外耀眼……這樣一幅夢幻般的夜景畫,在大城市里無論如何是欣賞不到的。時光流逝,斗轉星移,龍陵一覺睡到黎明,農家的雄雞開始“喔、喔”報曉,孔雀養殖場里傳來“呱、呱”的孔雀鳴叫聲,生靈萬物從睡夢中蘇醒,龍陵迎來了新的一天。
我客居龍陵四個月,天天都在沐浴龍陵的春風,擁抱龍陵的山水,所見所聞就是一句話:龍陵給我的印象真好。龍陵的山好水好空氣好,教我這輩子都想它,如果有機會,我還要到龍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