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是 新 生 報 到 時
金秋九月,稻浪翻滾,瓜果飄香,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因為收獲而興奮不已的,不僅有辛勤耕作的八億農(nóng)民,還有數(shù)百萬新考上大學的莘莘學子。
人的一生有兩大喜事,“金榜題名”是其中一喜。孩子寒窗苦讀,父母茹苦含辛,共同奮斗十二年,終于盼來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全家的喜悅可想而知。孩子繃緊的神經(jīng)放松了,父母心中的石頭落地了,兩代人嘴里哼著小曲,臉上掛著笑容,走路像一陣春風,說話也亮著嗓門。既然是大喜事,就要辦得風風光光,先擺謝師宴,再喝壯行酒,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舉杯慶賀,輪番把盞,熱烈中透著喜慶,祝福中飽含深情。幾番熱鬧平靜下來之后,孩子在悠閑中梳理思緒憧憬未來,父母忙著籌措學費打點行裝,都盼著開學的日子早些到來。
彩旗飛舞花似錦,又是新生報到時。九月的大學校園就像過年一樣,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迎新橫幅隨處可見,來往行人步履匆匆,高音喇叭播放著流行歌曲,接站的大巴一輛輛開進校門……新一屆大學生就這樣來了,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卻又是向往已久的天地。
當然,也有不少新生是坐著專車來報到的。合肥某大學新生報到那天,駛?cè)胄@的轎車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本省本市的,也有鄰近省(市)的,五顏六色的、各式各樣的轎車停放在新生樓下,那般情景就像是在舉辦萬國汽車博覽會。新生既然是坐著專車來,自然就少不了陪送人,據(jù)電視臺報道,杭州某大學招新生五千,陪同到校的親友竟多達兩萬人,不能不說這是當今社會的一大奇觀。
中國人無不盼子成龍,盼女成鳳。孩子好不容易走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前面就是灑滿陽光的高速公路,成龍成鳳光耀門庭指日可待,作為父母怎能不為此傾其所有呢?寧肯自己勒緊褲帶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的大學生活舒適體面,不受一點委屈。于是,瀟瀟灑灑把孩子送進校門,大把大把花錢為孩子購置手機、MP4、筆記本電腦等高檔用品,倘若孩子要天上的星星,說不定也會有家長伸手去摘呢!可憐這些父母為兒為女想得真周到,做得夠大方啊。
孩子帶著榮耀滿懷激情跨進大學校園之日,就是他們的新生活開始之時。在此之前,盡管父母為他們做了許多許多,但幫得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從此他們就要獨立生活,邁開雙腳走自己的路。送行的父母在同兒女告別時,每當想到這點心里就酸酸的,很不是滋味,有些人甚至灑下了傷心的淚水,但最終還是要依依不舍地離開,把孩子交給大學。
據(jù)說在西方國家,孩子過了十八歲或是升入大學,家長就萬事大吉閑事少管了,為什么中國的家長總是對孩子不放心,總是牽腸掛肚呢?也許這就是文化背景和育人理念的差異吧。由此我要對新生家長說,你們的舔犢之情誠然可貴,但總不能永遠把孩子攬在懷里,羽翼漸豐的兒女終究要尋找自己的天空,與其拴住他的翅膀,不如助他一陣好風,讓他自己翱翔吧。
(陳長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