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傍晚,伴隨著薄薄暮色,局機關和駐肥單位女職工一行30人踏上山東棗莊之旅。
棗莊,位于山東省南部的城市,東偎山清水秀的沂蒙山區,西臨碧波蕩漾的微山湖,南枕京杭古運河,北連孔孟之鄉曲阜,有著悠久歷史。
次日早上,我們乘坐旅游大巴來到了位于滕州市濱湖鎮境內的微山湖濕地紅荷旅游風景區。走進微山湖,湖水澄碧,湖中荷葉相接,兩邊柏楊挺立,小橋曲折蜿蜒,春花燦爛嫵媚,還有百荷詩廊、貴妃出浴等景點綴其中。乘船游覽微山湖,船中遠眺,青山碧水盡收眼底。正是初春時節,暖日高升,湖面浮光躍金,幾只小船點綴在綠荷碧水中,偶爾數只野鴨逡巡在游船四周,湖光山色一體,美景野趣相映。若是在夏日到來,想必是紅荷盛開,蓮葉接天。下船來到湖中小島,卻是另外一番風情。島上有座小村莊,村口的茶館前,十來條長板凳、方木桌一字兒擺開,一口手搖井立于一邊,遠處的土坯墻上用白粉刷著的“抗日必勝”四個大字。這些都仿佛將我們帶回了那個蘆蕩飛舟、硝煙四起的戰爭年代。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曾經活躍在此,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今天,當我們暢游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聽著英雄們巧設魚鉤陣、扒火車、炸橋梁等傳奇故事,不禁肅然起敬。
下午,來到位于棗莊市區南部、嶧城區西部的群山腳下,十里榴園含苞待放,令人目不暇接。刻有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詞“青檀精神”的紅字首先映入眼簾,園中遍植青檀樹,它生長在石縫中,或枝干盤虬、飽經風霜;或枝葉青翠、搖曳生姿。可謂“青檀精神”的生動寫照。著名的青檀古寺坐落園中,寺內的千年銀杏,雌雄連理,相互環抱,蔭遮廟宇,意趣盎然。緣山而上,一座“養眼樓”傍山望湖而立。傳說南宋愛國將領岳飛率兵抗金時患眼疾,曾在此樓暫住治眼,因此得名。黃昏時分,盤桓于養眼樓前,翠綠的古樹盡收眼底,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在淡淡暮色中臨眺追懷,別有一番情趣。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臺兒莊。所謂到棗莊,不去臺兒莊不算全面了解棗莊。到了臺兒莊,一定要去的就是臺兒莊大戰紀念館。1938年春,在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等抗日名將的指揮下,中國軍隊在此重創日本侵略軍的兩個精銳師團,殲敵上萬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臺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時期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歷時半個多月的鏖戰中,40萬人參戰,傷亡失蹤近3萬人。曾經商賈云集的臺兒莊古城也在炮火聲中摧毀殆盡,只留下斷壁殘垣、枯木哀鴻。
小小一座紀念館卻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太多的傷痛。館中的種種史料,在向人民訴說那段沉重的歷史。陳列柜中,馬克沁重機槍依然锃亮,而那些子彈、刀刃早已銹跡斑斑,一幅幅觸目驚心的圖片在提醒著我們那一段過往,那一段日寇鐵蹄踐踏錦繡河山,刺刀奪去無辜生命的過往。戰爭可以摧毀一座城池,卻摧毀不了一個國家不屈的信念、一個民族頑強的精神。當熱血兒郎奮起反抗,當愛國將領臨危受命,當全國民眾萬眾一心時,就已埋下一顆關于信念、關于精神的種子。如今,這顆種子已經生根發芽:新的臺兒莊古城重新矗立。我們漫步在古運河邊這座修葺一新的“古城”,看著街道兩邊店鋪林立,路上游人如織,按當年的樣式依次而立的亭臺樓閣,依稀重見當年的運河古城那商賈云集的盛況。街邊商鋪中,商販們吆喝著各種北方特色的貨物,游人駐足挑選,一派安逸祥和的世態美景。這是一座記憶之城,那段歷史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這也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嶄新城市,幸福的未來掌握在人民的手中。
隨著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和臺兒莊古城參觀結束,我們也踏上返程的旅途。兩天的紅色教育之旅,使我們深感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歷史,傳承優良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為建設和諧社會,為實現找礦突破而努力工作,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 (夏慕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