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局機關黨委組織我們一行13人于 5月下旬赴井岡山,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懷著對一代偉人和革命先烈無比崇敬和緬懷之情,我們踏上這片山高林密、地勢險峻的紅色搖籃,追尋革命英烈戰斗的足跡,瞻仰著一處處歷經風雨卻風采依然的革命舊居,凝視著一件件樸實無華的珍貴文物,無不為這絢麗的自然風光與革命人文景觀深深觸動和震撼。井岡山這座美麗的山、紅色的山、雄偉的山,它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紅軍的故鄉。如今,這塊紅色故土,綠色大自然與現代氣息交相輝映精彩紛呈,形成中國“紅色旅游”景觀群落。載著四面八方游客的大型巴士,循環播放著經典歌頌毛澤東和紅軍的優美旋律來往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正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贊嘆的:“四面重巒疊障,五溪曲水縈。紅根已深植,今日正繁榮。”
井岡山是見證中國歷史偉大轉折的一座不朽豐碑,是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奠基石。1927年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進軍井岡山,開辟了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紅色根據地在這里建立,黨的領導在這里得到加強,透過八角樓的燈光,《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篇篇指導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重要文獻在這里孕育。無數革命先輩為革命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中國革命燃起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燃遍了全中國。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大放光芒。
我們置身于井岡山獨特紅色文化的氛圍之中,雄險的山峰,磅礴的云海,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濺灑過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仿佛訴說著中國革命的艱辛和輝煌。高聳的黃洋界紀念碑,大氣的井岡山雕塑園,莊嚴的烈士紀念堂,豐富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歷史遺跡,比比皆是。井岡山的紅色文化,充溢于山水之間。
聽著導游生動的描述和講解,仿佛把我們帶入了那段艱難的革命歲月,逶迤五百里井岡,高山迭影,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時時可見深山處有白霧升騰,恍如仙境。
摸一摸黃洋界的迫擊炮,似乎聞到了當年的硝煙;坐一坐大井的讀書石,感悟偉人的博大胸懷;嘗一嘗紅米飯,咀嚼不朽歲月的艱辛;走一走紅軍小路, 才知勝利來之不易。由此深刻領會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昭示革命必勝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革命山—文化山—天下第一山。紅色文化的氣息,革命英雄主義的靈魂,使我們受到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洗禮,凈化著我們的心靈。中國革命史上壯麗的史詩,用流血犧牲鑄成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氣概永志難忘。
硝煙和戰爭,成就了一代偉業,鑄就了偉大而永不磨滅的井岡山精神。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讓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放射出更加絢麗多彩的光芒。
(左志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