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由于受援單位野外項目工作的需要,我主動要求到阿里、那曲條件艱苦的項目組去。4月9日,出隊到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經(jīng)過三天的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工區(qū)龍尾錯邊上,由于海拔在5000米以上,天上還在下雪,山脊上的雪被風吹走,露出點點地面,我們的車子就行走在能看見一點地面的路上,顛簸非常厲害,頭經(jīng)常碰到車頂。這種情況下,我不由自主的想到陜西省三名失蹤的地質(zhì)隊員,他們可能認為雪比較平的地方車子好走,因此走到了冰面上,冰承受不了車子的重量而破裂,車子一下就被冰雪埋住。我們的帳篷搭在5200米處,缺氧使我的頭開始感覺有點痛,不敢走動了,只有坐在那里看其他人在搭帳篷和搬運辦公用品、廚房用品和行李。到夜里十二點多鐘,大家忙完開始睡覺了,我也脫衣服準備睡覺了,第一次感覺脫衣服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邊脫衣服一邊大口喘氣,鞋子和褲子脫完就坐在被子上不想動了,歇了好一會兒才鉆進被窩,又開始艱難的脫上衣。
第二天早上醒來,被子上半截是雪白一片,剛開始還以為帳篷漏雪呢,帳篷里夜間零下二十幾度,鼻子呼出的水汽很快就凝結(jié)成霜落在被子上。出隊前,同事就對我講要多帶幾床被子,無人區(qū)夜里零下二三十度。
對于從內(nèi)地入藏的我來說,可可西里獨特的地理氣候,高寒缺氧以及高原反應(yīng)是擺在我面前的最大難題,稍有不慎,平常的感冒就會引起胸積水和肺水腫。雖然我經(jīng)過體檢選拔,身體素質(zhì)比較過硬,但在這里,頭暈、惡心、胸悶、頭疼、流鼻血等癥狀還是依次出現(xiàn),晚上經(jīng)常睡不著覺,常吃安眠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癥狀才慢慢減輕。項目組同事都很關(guān)心我的身體,我一邊暗自鼓勵自己,一邊對他們說:“只要精神不垮塌,身體上的問題都不是問題。”5月份,項目組來到日土縣龍榮地區(qū),新的環(huán)境又有新的氣候,頭暈、惡心、胸悶、頭疼、流鼻血等癥狀又不停地出現(xiàn)。6月份,項目組來到改則縣先遣地區(qū),這里的海拔4800米,這種癥狀才慢慢減輕。由于我們經(jīng)常搬家,只能使用單層帳篷,這種帳篷輕。便于運輸,但不保溫。白天太陽能把帳篷里面烤到近50攝氏度;一朵云過來把太陽擋住,幾分鐘內(nèi)帳篷里溫度就回到十幾度,到了夜間帳篷里溫度就只有幾度了,真是冰火九重天,衣服一天要穿脫無數(shù)次。7月份,我們來到了色林錯邊上,這里剛好進入雨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把帳篷四周的人工排水溝淹沒了,之后水灌進帳篷,經(jīng)歷了兩個月的干旱,現(xiàn)在冒著暴雨在帳篷周圍抗洪,被子、行李還是濕了,夜里就睡在潮濕的被子里。但是我們沒任何抱怨,只想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任務(wù)。“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zhàn)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豐富的礦藏…….”這是我們經(jīng)常哼唱的《勘探隊之歌》。(周正寶 供稿)
(注:作者為物探隊援藏專業(yè)技術(shù)干部,本文曾在《安徽援藏簡報》第13期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