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臺灣環(huán)島八日游,一轉(zhuǎn)眼就結(jié)束了。雖然東航班機把我從臺北送回了合肥,但我的心卻還系著臺灣的山山水水、風(fēng)土人情,許多話禁不住從心里蹦出來,要與朋友們交流和分享。
臺灣不愧是一個美麗的寶島。從北端的基隆港到南端的鵝鸞鼻,一路風(fēng)光俊秀,美不勝收。踏進基隆港旁的野柳地質(zhì)公園,就看到一條岬角突出海面,岸邊因海浪浸蝕而成的海蝕地貌千奇百怪,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都是惟妙惟肖的奇特景觀;乘大巴蜿蜒而上攀登阿里山,儼然鉆進了天然大氧吧,穿行于茫茫林海,呼吸著清新空氣,欣賞三代同根生長的的“神木”和胸圍12米、高43米、樹齡2300歲的古檜樹,佇立在清澈平靜的“姊妹潭”邊,仿佛身處仙境;在群山環(huán)抱中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這里青山倒映在碧水中,湖面簿霧如紗,水波漣漣,游船穿梭,風(fēng)景如畫;藏在臺灣中央山脈深處的太魯閣公園,則以雄奇著稱,大理石峽谷彎彎曲曲,斷崖峭壁高達(dá)數(shù)百米,擠出一條窄窄的天空令人驚嘆,湍急的河水在峽谷底部嘩嘩流淌,把大自然雕刻得出奇的雄偉壯麗。
臺灣也是一個富饒繁榮的寶島。我夜晚漫步臺北街頭,那種現(xiàn)代都市氣息撲面而來,但見高樓林立,馬路明亮,霓虹閃爍,車來人往,我白天登上101大樓88層的觀景臺,臺北市的山水園林、條條道路和鱗次櫛比的建筑便都收入眼底;進入云(林)、嘉(義)、南(投)平原,就是到了臺灣的糧倉和果園,從車窗望出去,到處都是農(nóng)民種植的水稻、甘蔗、香蕉,還有西瓜、菠蘿、芒果等等,熱帶的太陽把它的能量轉(zhuǎn)化為累累碩果,養(yǎng)育著寶島上的蕓蕓眾生;臺灣的夜市更是熱鬧非凡,我曾逛過臺北的“士林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嘉義的露天夜市,所到之處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商品琳瑯滿目,特色美食攪動著許多游人的胃口;還有基隆的“九份老街”已有上百年歷史,依山坡建造的街道店鋪古色古香,沿石階而上,不僅可觀滄海,覽勝景,更可喝茶聊天,品嘗地道臺灣小吃,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光顧。
在臺灣旅游觀光,我不僅看到了她的美麗繁華,而且還切身感受到濃濃的同胞親情。我所到之處,抬頭就見方塊漢字,耳旁盡聽中國話音,使人沒有絲毫異域他鄉(xiāng)之感。我有幸接觸的賓館飯店服務(wù)生、夜市攤位業(yè)主、超市和特產(chǎn)店營業(yè)員、寺廟進香的善男信女等普通百姓,都把大陸游客當(dāng)親人,笑臉相迎,熱情相待。在日月潭游覽時,游艇船老大一邊駕船一邊介紹日月潭的來龍去脈,滔滔不絕之中既有激情又有幽默,使一船游客在歡笑中飽覽山水之美。隨團的臺灣導(dǎo)游阿聰是個中年漢子,行車途中他閑不住,時而介紹景點和當(dāng)?shù)仫L(fēng)情,時而播放音樂或錄像,時而又同游客拉家常、講笑話,話語風(fēng)趣詼諧,逗得大家喜笑顏開,同阿聰相處雖然才短短幾天,可我總覺得他就像朋友一樣熱情真誠,就像兄弟一樣和藹可親。一滴水可以見海洋,也許臺灣的2300萬同胞個個都是像游艇船老大、導(dǎo)游阿聰一樣的人。
我已從臺灣歸來,卻總也忘不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些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中華瑰寶,忘不了高雄西子灣的藍(lán)天大海和夕陽美景,忘不了臺灣原住民邵族人熱情奔放的歌舞表演,忘不了在攀登阿里山途中唱響的“高山青,澗水藍(lán)”這首極具臺灣風(fēng)情的歌曲……每當(dāng)我回味這些所見所聞時,心中就會涌動一種親情,增添一種割舍不下的思念,寶島臺灣啊,你是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一部分,何年何月才能回歸中華一統(tǒng)?
是的,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同胞和我們一樣都是炎黃子孫,書同文,話同音,同樣的黃皮膚、黑頭發(fā),血管里流淌著同一個祖先的血。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和大陸分隔了六十多年,彼此隔海相望,骨肉分離的歲月釀成多少苦酒,留下多少遺憾?
但是,血濃于水,情高過天,小小的臺灣海峽是隔不斷血脈親情的。“歷經(jīng)劫難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歷史正在翻開新的一頁,當(dāng)中華大地復(fù)興之日,就是臺灣回歸、祖國完全統(tǒng)一之時,讓我們高舉雙手去迎接它吧!(陳長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