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艱辛不畏難一路風塵一路歌
——華東冶金地勘局赴云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匯報
勘基合肥公司經理 李 華
作為安徽省國土資源系統赴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突擊隊的一員,能利用今天會議的時間向各位領導匯報一下我們在云南一線找水打井工作情況,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更由衷地感到榮幸、自豪和驕傲。回顧兩個月來的抗旱找水工作,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不懼艱辛不畏難,一路風塵一路歌”。在云南 找水打井工作第一線,無論是白天、黑夜,不管是分內、分外,我們33名突擊隊員始終牢記宗旨,恪盡職守,無私忘我,勤奮拼搏,用愛心、決心和信心踐行著華冶人大愛無疆的光榮使命。我們帶著華冶人的情懷和責任,踏進云貴高原的崇山峻嶺,奔波在人跡罕至的荊棘叢林,我們帶著華冶人的真誠和信心,找出了一個又一個甘泉,為旱區各民族人民送去了一份又一份華冶人的深情厚誼。
一、緊急部署、迅速組織,33名突擊隊員背負信念和囑托急赴找水工作第一線。
去冬今春,我國西南三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局積極響應省國土資源廳的號召,迅速成立了以局領導掛帥的“華冶地勘局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領導小組”,緊急部署找水打井的具體工作。我所在的勘基總公司很榮幸地承接了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政治任務。總公司于3月30日接到組建突擊隊的通知,要求3天內設備集結完畢,人員集結完畢,組織保障跟蹤到位。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艱巨,時不我待,旱情就是命令。綜合大隊、812隊、815隊和屯調所等各參戰單位積極支持,不講條件,自籌資金,僅用3天的時間,在4月1日下午就先期緊急組織三臺套XY-150型鉆機分別從巢湖、馬鞍山和銅陵等地冒雨運到合肥,并在燈光下連夜完成了裝車。4月2日下午,來自全局的第一批各類工程技術施工人員共19人從蕪湖出發,星夜馳援,奔赴云南抗旱找水第一線。4月12日,811隊又緊急組建了一臺XY-4型千米鉆機和12名工程技術及施工人員趕到現場施工,投入打井找水工作。
二、眾志成城,無私奉獻,33名突擊隊員用辛勤的汗水感動著災區的老百姓。
千里馳援面臨著工作地域差異,地質條件不熟悉,成井工藝不同,
設備維修不方便,備品配件型號不匹配,施工條件差,參戰人員高原反應,水土不服,飲食不習慣等諸多不利因素。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的參戰隊員,充分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講奉獻的精神,取得了抗旱找水打井行動的勝利。參加這次應急行動的33名突擊隊員在兩個月的戰斗中,不怕吃苦、不談價錢、不提要求,接到任務后,晝夜兼程,日夜奮戰,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
我們搞地質的人都懂得,石灰巖地區巖溶構造發育,興修水庫等水利設施很困難,所以,這里的人們只能靠天吃飯,連續10個月長時間干旱無雨對于這里的人們生活無疑是嚴峻的考驗,他們只能到遠離住地的地下水侵蝕線以下的溝谷去取水。初到云南,天是藍的,山是黃的,那些應該生長在山坡上的小麥、玉米因為長時間干旱缺水無法耕種,坡上的植被也大都干枯葉黃,只剩下一道道褐黃色的平脊的山梁。
工地就是戰場,災情就是命令。我局赴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突擊隊于4月5日到達指定區域后,迅速投入到云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動中。由于來時倉促匆忙,施工人員配備又少,施工中缺這少那,每一個突擊隊員都身兼多職,采購、施工、挖泥漿池、整理場地、下套管、抽水試驗,不分你我,每天一身汗、一身泥,為了趕超兄弟單位施工進度,他們不分白天和黑夜,每天從早上6:00到晚上9:00,有時突擊加班加點到深夜十一二點方能回駐地休息,由于高原風沙大,紫外線照射強烈,飲食不習慣,幾天下來,隊員們黑了、瘦了,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沒有一絲一毫后悔和怨言。812隊9#機僅用5天時間,于4月9日率先打出安徽國土系統西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動的第一口水井。當一汪汪清泉從井口涌出,我們的隊員笑了,笑得那么舒心,那么幸福;當地的村民笑了,他們手棒一汪汪清泉不住的贊嘆:這水真甜啊,太好喝了。他們自發的買來鮮花和鞭炮,自發的排隊取水,工地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歡聲一片,當地村民緊拉著我們突擊隊員的手:“感謝黨,感謝華冶人,是你們幫助我們解決了吃水的大難題,吃水不忘鉆井人。”
我們施工區域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該地區巖溶發育,施工難度大,工藝復雜,地質軟硬互層,施工中掉塊、漏失、坍塌等井內事故經常發生,可我們突擊隊員面對困難,沒有停滯不前,他們邊干邊摸索,積極與兄弟隊交流,向當地地礦系統咨詢、請教、學習,取長補短,出現坍塌、掉塊時,他們及時對井孔進行擴徑下套管鉆進,沉渣厚了,及時帶取粉管施工,遇較大溶洞時,及時導正作業……,每當遇到施工難題時,幾個隊中有施工經驗的同志及時趕赴現場,坐到一起,認真分析癥結所在,群策群力,想方設法努力排除,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這種方案不行再嘗試新的方案,爭時間,搶速度,華冶14#機(811隊)是第二批赴云南抗旱找水打井隊伍,他們在接到任務時,正在承擔滁州地方找礦任務,可接到任務后,不講任何條件,迅速組隊赴滇,4月14日到達云南施工井點后,馬不停蹄,人不歇鞍,當天夜里9點鐘到達彌勒縣,夜里組織車輛送到井點,第二天一早便投入安裝,實現當天安裝,當天鉆進施工,他們邊干邊摸索,迅速地掌握了當地井點施工工藝及要領,施工進度名列前茅,施工水井日涌水是從62m3/d~657 m3/d,孔孔見水,不僅為當地人民解決了人畜飲用水問題,同時還部分解決了當地居民生產灌溉問題,5月12日,在連續完成了三個淺井施工任務后,迎難而上,在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赴嚴重缺水施工條件惡劣的彌勒縣西三鎮施工深井,急為云南人民之所急,受到省指揮部及當地政府的大力好評。
4月24日,華冶9#機(812隊)上午在完成竹園鎮者甸村水井驗收合格后交付地方已是中午時分,當地政府要挽留施工隊吃個便飯,可他們考慮到宴請吃飯,一不能喝酒,因為下午還要拆卸鉆機趕赴一下個井點;二來時間耽誤不起,影響工程進度,便婉言謝絕,當地國土系統官員找到我,要我再勸說勸說,好讓他們表表心意,我知道他們為了趕時間不會參加,也就謝絕了他們的好意。中午閔隊長把下一個井點的聯系人、井點位置拿到后,當天下午拆卸完鉆機,當天趕了70余公里的崎嶇山路,于傍晚8:00點趕到下一個井點——彌陽鎮老尖山村井點。當我們下午辦完村鎮驗收手續后,從另一個井點趕到老尖山,準備為明天9#機的到來聯系解決井點施工吃、住等問題時,在路上和他們的施工車輛相遇。要知道,他們6個人已經20天沒有休息一天,每天連續工作不少于15小時,從者甸村到彌陽鎮老尖山村整整70公里崎嶇的山路,一方面拆卸鉆機,一方面要裝車趕路,五月的云南,多月的干旱,那是云南最熱的時節,室內溫度高達33℃,室外驕陽似火,中午臨分別時,我已安排他們明天再趕到老尖山,當問他們:“你們這么快趕過來,不要命了嗎?”他們回答:“昨天省指揮部已通報各隊進度,325隊第四口井已開鉆了,不這樣怎么行”,是的,我們的目標就是打出華冶品牌,勇爭第一。后來我才了解,他們要趕超的325地質隊是一支擁有20人,一臺汽車鉆,一臺運輸車的完整配套的水井施工隊伍,真是難為我的兄弟們了,看著他們倔強的身影,一股暖流從我心底流過,感動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多好的隊伍,多好的同志啊!有了你們,我們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有了你們,我們什么任務不能完成!他們就是這樣和時間賽跑,不為人后,勇為人先。
在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抗旱找水行動集中體現了黨中央關于以人為本,保民生,求發展的要求,得民心、順心意、解民憂、謀民需,在這次抗旱找水打井行動中,我局涌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涌現出大批感人肺腑的先進人物和事跡,得到了災區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災區人民的熱烈歡迎,同時也樹立起了我們華冶人的光輝形象,充分證明了我們華冶人是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高素質隊伍。
三、不畏艱辛,頑強拼搏,33名突擊隊員以優異的成績向組織和災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這次西南抗旱找水緊急行動中,華冶地勘局全局動員,全力以赴,按照省西南抗旱指揮部的要求,從4月2日出征至6月9日全部收隊,圓滿超額完成了各項施工任務。在這次行動中,華冶地勘局突擊隊發揚連續作戰、頑強拼搏的突擊隊精神,實現了四個第一,一是我們實現了安徽國土資源系統第一口井成井出水。4月9日,華冶9#機(812隊)施工的彌陽鎮阿烏村井點,日出水量70 m3/d,受到了現場指揮部的高度贊揚;二是實現了淺井施工日出水量最大的井點,5月4日華冶14#機(811隊)施工的虹溪鎮康園井,日出水量657 m3/d,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稱贊;三是單井施工速度最快的井,5月29日華冶9#機(812隊),在開遠市羊街鄉永加村井點,僅用3天施工結束,日涌水量70 m3/d,受到了同行兄弟單位的充分肯定;四是人均成井數量最多的井隊,華冶9#機(812隊)只有6個施工人員,完成井點施工6個,四個井點出水,人均施工井點1個,令現場所有施工單位刮目相看。
華冶地勘局四臺鉆機總施工井點十六個,其中淺井十五個,深井一個,完成施工1451.44延米,成井率75%,總日涌水量1442.7 m3/d,其中彌勒縣新哨鎮猴街村井點,打出優質煤系地層,三層煤層,厚約18米,為當地人民提供煤遠景資源一處,難怪村領導見了我們就像見了親人一樣,笑得合不攏嘴。
四、幾點切身感受與體會
通過這次云南抗旱打井找水,我深深地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是多么地偉大,作為華冶地勘局抗旱救災突擊隊的一員,我只是做了一些協調服務、加油鼓勁的工作,我們這個集體在短短的兩個月施工中,煥發了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這個集體是團結奮進的集體,是努力拼搏的集體,是光榮的集體。
我們今天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旱區各級政府和人民的關心和幫助,更離不開省廳和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你們為我們創造了干事創業的空間和環境,為我們圓滿完成任務提供了精神和動力。4月2日,局西南抗旱領導小組負責人于廣陵副局長親臨蕪湖市為突擊隊員們送行,并作戰前動員,要求所有突擊隊員發揚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華冶精神,樹立安徽一盤棋,打響華冶品牌。5月18日,劉局長隨省廳慰問團一行親臨9#機、14#機施工現場進行慰問指導,在短暫的兩天行程中,先后到安徽地礦、煤田等工地考察對比后,高興地說:我們局在設備比較差,人員特別少的情況下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來之不易。他很感欣慰,并勉勵突擊隊員們再接再厲,繼續發揚能吃苦、能戰斗的頑強拼搏精神,為云南人民特別是嚴重缺水的地區多打井,打高產水井。
在整個抗旱找水過程中,局先后于4月12日、5月9日兩次發來賀電,對華冶9#機彌陽鎮阿烏村井及華冶14#機虹溪鎮康園井的打井工作給予嘉獎和慰問。在現場極度困難時,局領導用不同的方式和我聯系,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使我們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同時我更要感謝我們這個團隊各臺機臺的突擊隊員們,在整個抗旱打井工作中,他們克服了來自家庭和個人的種種困難,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連續作戰精神,圓滿完成局交給我們的找水打井的各項任務。在工作中,他們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求必應,有難必幫,正是有了各方面的通力協作、晝夜奮戰才使得我們不辱使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弘揚云南抗旱找水精神,將過去的成績作為今后工作的起點,以更高的標準,更精的技術,更強的本領去努力踐行我們華冶人的歷史使命,以此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回報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鼓勵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