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探測公司職工合影
華東探測公司銅陵分公司物探組現有職工12人。自2003年物探組成立以來,以地質人艱苦創業的精神,十幾年如一日,長期奮戰在野外第一線,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物探工作取得一個又一個可喜成績。尤其在南陵姚家嶺、無為章村、青陽高家塝礦區取得較好的物探效果,做到隊內找礦服務及社會物探找礦工作并重,為隊物探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今年獲銅陵市“工人先鋒號”稱號。
敢于吃苦 樂于奉獻
物探工作在地質行業中是苦、臟、累、危險的工種。物探工長期在野外工作,工作環境十分艱苦。物探組人員住的是農舍,吃的是農家飯,午餐往往是在山上吃點干糧湊合一下,干完當天的活,有時很晚才下山。忙完了外業,晚上還得整理測量數據。忙完一個工程往往2、3個月過去了,他們才能回來同家人小聚一下,緊接著又得去忙下個工程。物探組在無為章村開展80 km²高精度磁法1/萬掃面任務。該項目任務重、時間緊。測區在圩區,給物探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有時一條線要繞幾條水系花上一個小時才能到達一個測點。為了爭取時間,組長張全光帶領大伙起早帶著干糧,冒著凜冽的寒風,穿著膠靴,在水田里堅持作業,一條一條完成掃面任務。有的組員手凍壞了,腳凍破了,大伙沒有退卻,沒有怨言。他們在組長張全光同志的帶領下,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干,奉獻自己的青春。
發揮專業優勢 為探礦服務
物探組在公司領導下,以大局為重,做到分工不分家,哪里需要哪里去。充分發揮物探專長,積極投入找礦工作,努力爭創效益。物探專業既是體力勞動又需腦力勞動。在野外取得第一手數據后,經過縝密思考認真分析它的規律性,提出找礦思路。
物探人始終保持地質人的優良傳統,積極向上,以找礦為動力,克服重重困難,把發現物探異常視為工作的快樂。首先對姚家嶺后期找礦驗證鉆孔資料總結對比,進一步布置適量大極距激電測深點,為地質找礦提供科學依據。在姚家嶺東部桂山鎮地區開展1/萬激電中梯掃面4.8km²,大極距激電測深點95個,高精度1/萬磁法掃面4.8km²,取得綜合異常3處經鉆孔驗證,見到礦化或礦體。經過大伙兒三個月共同努力完成了野外掃面工作,順利通過省專家組評審驗收。青陽高家塝礦區、青陽獅金山礦區等項目的激電測深工作,都取得很好異常數據,為地質設計鉆孔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積極開拓市場 創新物探新理念
為了發揮物探各方法找礦的優勢,隊和分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首先對儀器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添置新設備,使得現有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開拓市場上增加了硬件競爭力并在開拓市場經濟方面凸顯了優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為地方和私營業主找礦做了大量工作,足跡遍布皖南山區和長江沿岸。在廣德姚街葉鎢銅、鉛、鋅普查項目開展了高精度磁法和激電掃面 2.1km²,激電測深電20個;池州市貴池雙河口銅多金屬礦產普查項目,完成激電掃面2.2 km²、測深點20個;池州市貴池龍形山銅多金屬礦普查,完成激電精測剖面5條,激電測深點3個;無為縣雙龍銅礦為了選擇主、副井位置,發揮物探優勢尋找完整地層,以免遇到破碎帶,造成涌水無法施工。經認真分析研究,選擇中梯,和測深尋找高阻體,發現兩組高阻帶,經過實踐工作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的。
做好科研項目 提高自身素質
為進一步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積極與高等院校合作,尋找科技項目。2012年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開展安徽銅陵大通鎮—木鎮地區礦產遠景調查江梅橋地區物化探工作。該項目共完成實物工作量:1/萬高精度磁片掃面20 km²,1/萬激電中梯掃面10 km²,1/萬化探掃面8 km²,大極距激電測深點80個,創直接經濟收入60萬元。該項目起點高、技術要求嚴。地區地形復雜,植被茂密,荊棘叢生,野外工作必須爬山崖、鉆刺窩。項目組長張全光同志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每天帶領職工爬山涉水頭頂烈日完成各項任務。新分配到我隊大學生胡帥同志,始終和老同志一起翻山越嶺,有時臉和手被刺劃破,鮮血直流,不叫一聲苦,下班后照樣處理當天內業,做到當天工作當天完成,受到同志們一致好評。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全部完成各項工作,資料已提交驗收,這項工作的開展不但鍛煉了隊伍而且使技術人員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提高了隊伍的戰斗力。
目前探測公司物探組正在宣城寧國地區開展高精度磁法工作。物探組同志們始終團結一致,服從大局,腳踏實地,更加努力積極完成各項任務,爭取為地質找礦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學依據。 (812隊工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