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找礦領域的橋頭堡
- 發布日期:2014-02-19
- 作者:管理員
- 閱讀次數:
次
-
分享:
綜合地質大隊地勘分院黨支部是屹立在地質找礦行業里的橋頭堡。近年來,地勘分院黨支部始終堅持創建“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地勘經濟上水平、和諧穩定促發展”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質量為生命,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歷時七年實施的《安徽省當涂縣白象山鐵礦外圍鐵礦普查》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初步獲得新增333類鐵礦資源量(礦石量)1億噸以上,提交大型礦產地一處。為華東地勘局找礦目標乃至安徽省地質找礦“358”階段目標實現做出了重大貢獻。
地勘分院先后榮獲馬鞍山市“2005-2008年度先進集體”稱號,市首屆“工人先鋒號”稱號,“安徽省學習型先進班組”、2010年度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等榮譽稱號。分院黨支部多次被評為隊“先進黨支部”,多次榮獲市、局“先進黨支部”稱號,涌現出了一批市優秀共產黨員、華東局優秀共產黨員,分院職工多人次獲得省、市、局、隊嘉獎,獲得“先進生產者”、“優秀個人”等稱號。
一、加強自身建設,練強服務本領
打鐵還得自身硬。要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群眾為地質找礦再立新功,沒有作風過硬、技術扎實的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是不行的。
分院黨支部始終加強自身建設,以“五個好”為標準,勤練內功。執行 “三會一課”學習制度、支部組織生活會制度、發展黨員和繳納黨費等各項規章制度,使黨內生活制度化、規范化。支部注重做好凝心聚力工作。組織黨員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把思想引導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來。及時通過隊簡報、局通訊等媒體發布地質勘查生產經營信息、宣傳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弘揚先進文化。
2013年,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學習教育 聽取意見”、“查擺問題 開展批評”、“整改落實 建章立制”三個階段工作,特別是查擺問題、開展批評階段,支部黨員對照“四風”突出表現一一對照檢查,進行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查找了不足之處,分析了原因,明確了改進方向,制定了整改措施,達到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為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群關系的、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起到了強本固基作用。
二、推動經濟發展,力促找礦突破
黨建工作只有圍繞黨政工作大局,推動和服務黨政中心工作,才有長久的生命力。分院支部的黨建工作始終圍繞地質找礦進行,立足自身優勢,在地質立隊、地質強隊上下功夫。
2013年,地勘分院成功實施了《安徽省當涂縣白象山鐵礦外圍鐵礦普查》(續項)、《安徽省當涂縣耿家莊地區鐵礦普查》(續作)、《銅陵縣荷花山鉛鋅銀多金屬礦普查》(續作)、《當涂縣龍山鐵礦深部及外圍鐵礦普查》等四個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其中,《安徽省當涂縣白象山鐵礦外圍鐵礦普查》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初步獲得新增333類鐵礦資源量(礦石量)1億噸以上,提交大型礦產地一處。為華東地勘局找礦目標乃至安徽省地質找礦“358”階段目標實現做出重大貢獻。另外,還成功實施了多個社會地質項目,并不斷開拓新的地質市場。
三、凝聚群眾力量,促進和諧穩定
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地勘分院“和諧、穩定、健康、快速”的發展也與黨支部關心職工,全院職工人人努力向上、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密不可分。分院是一個民主的集體,群眾有好的建議、不同的見解隨時都可以提出來,每年的年終總結會上,職工更是暢所欲言,積極為單位發展出謀劃策。
黨支部在大力推進地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和分院領導班子一道努力為職工做實事:人均工資逐年增長,計提安全專項基金,為職工投入教育培訓資金,交納團體意外保險,為單身職工添置生活用品,對困難職工實施補助。大家沒有了后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地質工作。
四、重后備人才培養,堅持隊伍建設
只有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才能保持黨支部的旺盛生命力。對于積極進步的青年,政治上給予關心。黨支部注重做好在新來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做好有計劃、有培養、有考察、有記錄。通過幾年的引導、培養和考察,已建立起一支近10人的素質高、技術強、業務精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
對新一代地質工作者,分院黨支部也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照顧,工作上把他們放到野外一線,提供成長和鍛煉的機會,創造良好的工作平臺,使他們在野外實踐中得到較好的鍛煉。在分院黨支部精心培養下,新一代地質工作者在職業技能方面已經能獨當一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地質工作者共同進步的可喜局面。
在地勘分院這個堅固的橋頭堡里,黨支部領導班子就是鋼筋,把全體職工一塊一塊地粘結起來,他們正齊心協力,共筑地質事業新輝煌!(張玉燦 孫莉 供稿)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