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獲
- 發布日期:2014-05-26
- 作者:管理員
- 閱讀次數:
次
-
分享:
那天,幾個人聊起上班的感受,就想起了那句“十年政工一場空”。算算,我干政工也整整14年了。真的沒有收獲嗎?若有,又收獲了些什么呢?思考良久,有了答案,那就是:淡定、坦然、欣慰。
還記得剛到共青團崗位上時的那份茫然與不安,不知道我應該干些什么?我的崗位能保留多久?我是否會成為綜合大隊的“末代團委書記”?伴著那份不安,我在團委的崗位上艱難前行。還是老書記那句“有為才有位”如醍醐灌頂,讓我茅塞頓開。我開始思索:“什么才是團員青年需要的,什么才是黨政中心工作大局?怎樣才能做好共青團的工作?”我開始圍繞單位的文明創建工作組織開展青年志愿者植綠護綠、義務清掃大樓水箱、鏟除垃圾,水變干凈了,大樓變美了,心里也亮堂了。后來,馬鞍山市開始實行義務獻血改革,作為團委書記,我曾組織開展義務鮮血,活動得到團員青年同志們的熱烈響應,隊領導也給予了肯定,我第一次感到我也可以做點事。后來,我開始努力為團員青年成長成才搭建舞臺,創建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青年突擊隊、青安崗、創建五四紅旗團組織、學習型團組織等活動相繼開展。慢慢,一點一點,我隊涌現出了馬鞍山市青年文明號集體、安徽省青安杯競賽先進班組、馬鞍山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市青年崗位能手標兵、首屆省直機關優秀青年、馬鞍山市優秀團干部等諸多團內先進集體和個人。除了征文、調研報告獲過獎后,我個人沒得到過一點團內榮譽稱號,但我從團員們的成長中收獲了欣慰,感到幸福。
后來,我的工作先后幾次調整,當過宣傳科長,兼職當過幾年的機關黨支部書記、分會主席。那幾年的工作,我很忙碌,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一樁樁一件件,排得滿滿的。正是那幾年,我向身邊的老政工學習工作方法,積累工作經驗,也開始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筆去記錄,去宣傳,一點一點地將這個單位的發展變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由一個不諳黨建工作的門外漢,逐步成長為一個基本具備政工常識、熟知黨建工作方法的政工人。我成了一名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期間,有過考慮事情不周被人質疑的困惑,有過滿腔熱情做事卻遭人誤解的委屈,也有過被人惡意攻擊的憤怒,更有因為工作把生病的孩子一個人丟在一邊的心酸……但是每每此時,總有老師們善意的指點迷津,有同事們暖心的勸解安慰,有領導熱心的關懷與問候,更有同事們主動幫我接送孩子……。正是“對手”的苛刻嚴密了我的思維,正是工作中的委屈鍛煉了我的堅忍,更是同事們的幫助和鼓勵,堅定了我的信念。
再后來,到了組織科的崗位上,工作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考核干部、發展黨員、舉薦黨內外代表人物、服務離退休干部……每一樁每一件都關乎黨的制度,關乎單位形象,關乎個人利益,原則性強,備受干部職工關注。在干群矛盾比較激烈的今天,如何才能做到既對領導班子負責,又對職工群眾負責,也是很傷腦筋的事。但一想到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做這個崗位的事,于是實事求是就是最基本的原則,真的想開了,也就好辦了。如實地把領導班子的出發點告訴職工群眾,如實地把職工群眾的意見再反饋給領導班子,就是既對職工群眾負責又是對領導班子負責,就能更好地維護領導班子的威信,能健全我隊的選人用人制度,能讓職工愿意把話說出來,才不枉了組織科的責任。后來,這就成了我做事的準則,慎微慎行,不敢怠慢。盡心盡力地去做好干部考核、黨員發展、服務職工群眾工作,也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當有的擬任干部沒通過考核還能向往常一樣和我說話交流思想,當發展程序不完善被打回繼續考核的發展對象還正確對待、和我溝通交流,當離退休老同志逢年過節給我發慰問短信的時候,我真的感到高興,由衷地感謝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欣慰。
正是這工作的點點滴滴讓我收獲了淡定、坦然和欣慰,堅定了我前行的信心和信念。我愿意繼續在這個崗位上為大家服務,盡我所能。(一名政工人 供稿)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