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華冶局2014年宣傳干部會議在812地質隊召開。局黨委書記章敬云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局屬各單位宣傳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并安排半天時間大家到姚家嶺礦區采風。章書記希望大家珍惜寶貴的交流學習機會,812隊作為全國模范和百強地質隊,值得宣傳挖掘的找礦先進典型非常多,我們要學習蔣其勝總工為首的團隊地質科技人員吃苦耐勞、深入研究、科學找礦的精神。宣傳部門要堅持深入找礦、經營一線,發現典型,積極宣傳報道局、隊地質工作者,體驗并見證地質勘探隊員獨特而艱辛的工作與生活。
8月22日上午,采風團一行在蔣其勝教授帶領下驅車在前往姚家嶺礦區勘探工地現場,經過一個小時車程,大家終于走進向往已久的姚家嶺礦區,一下車,蔣其勝教授就拿出地質地形圖,從遠處觀看給大家講解姚家嶺礦分布情況。姚家嶺礦區位于南陵縣城西10公里,距銅陵市40公里,處在銅陵銅金礦集區的東部,一度被認為是“無礦區”。看到蔣教授自豪地指著遠處叢林間的鉆塔說:“那就是我們發現的礦藏”。不禁感嘆到地質工作者勤于身體力行,善于將今論古。當一架架鐵塔豎起藍天,一根根鉆管深入地下的時候,他們開始感受幸福。當羅盤針劃破了山間迷霧的時候,地質錘敲醒了沉睡巖石的時候,地質人用放大鏡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去尋找地下的礦藏。
接著大家前往正在施工的鉆探機臺和巖心庫,大家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來到擺放巖芯的庫房,整個房間擺滿了巖芯,琳瑯滿目,大家饒有興致地拿起巖芯仔細觀看,并且不時向蔣教授提問著關于怎樣識別是哪種礦的問題,蔣教授不時從懷里掏出放大鏡查看后一一解答。現場大家興致很高,蔣教授對里面眾多的礦種樣品如數家珍,看著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每一個巖芯如同抱起自己的孩子,大家不由得肅然起敬。
現場,蔣教授鋪開地質圖,向采風人員津津有味的細致講述姚家嶺礦發現過程中幾個有趣的小故事“一本書的啟發”、“‘無礦區’立項困難重重”、“三米堅持成就大礦夢想”,生動演繹了地質科技人員在姚家嶺礦八年多勘查工作中經歷的艱難曲折過程,以及“創新、堅持”精神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蔣教授飽含深情地回憶著姚家嶺礦發現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在安徽省銅陵礦集區的東部南陵縣姚家嶺地區,普查找礦前后經歷40余年,上世紀八十年代,812地質隊曾先后兩次針對巖體與圍巖接觸帶和石炭系含礦層位開展過矽卡巖型和層控型銅金礦普查找礦,施工鉆探3000余米,但均未見成果,其他地勘單位也在同一地區進行勘探,但是也未見成果,姚家嶺一度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找礦前景的“無礦區”。
多年勘查實踐,讓執著的蔣教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他說道運用斑巖銅礦成礦理論和成礦模式,依據該區有利的成礦地質條件和礦化異常特征,并與江西冷水坑式大型斑巖型鉛鋅礦床類比,提出了在本區開展斑巖型銅鉛鋅礦普查找礦的新思路,預測礦體賦存位置,開展深部找礦,最終取得巨大突破。
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2001年底,蔣其勝向省國土資源廳提出新的勘查立項建議,2002年9月被批準立項,10月組建項目組進入礦區開展普查找礦,在縱貫礦區的花崗閃長斑巖體中發現了兩條規模較大的激電異常帶,2003年9月投入鉆探驗證,至2005年10月底,在22~31線之間長約500米,寬約400米的地段內共施工鉆孔13個,孔孔見礦,大致圈定銅礦體9個,銅鋅礦體19個,獲得333類別銅鉛鋅資源量17.6萬噸,伴生金4.8噸,伴生銀169噸,潛在經濟價值達500余億元,是安徽省“十五”唯一新發現的礦床規模達中型以上的有色金屬礦產地。
2006年,他又帶領項目組在姚家嶺礦區東部開展普查找礦,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多層厚度較大、品位較高的銅鉛鋅(金、銀)礦層,到2010年4月,經過八年勘查,探明南陵縣姚家嶺礦床是一個以鋅、金礦為主的大型多金屬礦床,其中銅、鉛、鋅資源量達到151.14萬噸,金礦49.577噸,銀礦858.45噸,礦床潛在經濟價值600余億元,提交了安徽省“十一五” 新增黃金資源量154噸的近1/3儲量。
2012年8月和2013年3月,在姚家嶺礦區銅陵有色姚家嶺項目部,812隊與姚家嶺礦業公司分別簽訂了《南陵縣姚家嶺鋅金多金屬礦詳查項目合同》和《南陵縣姚家嶺鋅金多金屬礦勘探施工合同》,至2013年9月底詳查野外施工結束,提前半年超額完成任務,金屬量新增50%以上,礦床潛在經濟價值由600億增至900億元。
蔣教授說他八十年代初期在812隊當技術員起就對姚家嶺地區的成礦地質條件提出過不同的看法,當時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后由于地質行業大環境的影響,一直拖了下來,其中三上三下,直到2001年迎來了地質事業的春天,再次把姚家嶺項目向省廳進行申報,其中也是一波三折。蔣教授笑著說:中國地調院專家事后跟他講,如果當時是他分管此項目的立項,他也不會批準的,你在姚家嶺的這個項目上可以好好地“高調”一下。
從創新找礦思路、始終懷揣地質夢想;爭取省廳立項,咬定青山不放松,到堅持八年勘查最終獲取成果的找礦經歷。蔣教授為大家描述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找礦發現畫卷,其中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足以讓我們感到震撼,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淺,深受教育,表示要學習姚家嶺找礦經歷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努力將我局各方面的建設成果、典型人物、先進集體宣傳出去,在“務實開放、致遠圖強”華冶精神引領下共筑美麗富強的華冶夢。
此次采風活動雖然短暫,但是大家都感覺不虛此行,“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勘探隊員的歌聲與夢想,他們的平凡、艱苦和默默無聞的堅守,深深感染并感動著采風的同志們。(房后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