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傳統的農民,文化不高、與世無爭,最大的樂趣卻是在閑暇時讀讀報紙、翻翻書籍,文學、科技、教育、歷史......各種書籍都能在我家找得到。父母很少與旁人交往,我們姐弟倆小時候也很少與小伙伴們玩耍,從我們能夠用漢語拼音識字時,就以書籍為伴。
在我的印象中,最早讀的一本書是《孫悟空》,那是一本黑白版的連環畫,長方形的,半個課本大小,上面是圖畫下面是故事的小人書,我小的時候家里有很多這種連環畫。看過《孫悟空》后,我徹底成了齊天大圣的“粉絲”,一想到孫悟空一個跟頭就能翻十萬八千里,還踩著筋斗云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心里甭提有多羨慕了,同時孫悟空的勇敢和正義也在我幼小的心靈上扎下了根。后來聽媽媽說,我五歲時不看書就能把《孫悟空》的故事講述出來,還時不時地配以動作,于是,鄰居們想方設法地逗我,讓我一遍又一遍的講這個故事。這些事情我都記不清了,但我清楚地記得,我把家里的搟面杖當作孫悟空的金箍棒,到處炫耀,后來媽媽發現了我的“杰作”,氣得臉都紅了,讓我面壁背唐詩。背詩是我當時最討厭的事情,這個懲罰對我來說是很重的了,所以至今記憶猶新。伴隨著一本本連環畫我慢慢長大,到我不需要讀漢語拼音就能讀書時,已經把家里所有的藏書讀了不知少遍了。
在我初中一年級時,語文老師有一次推薦我們讀一本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從書店買回來后我并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因為看得不是太懂。我拿著書去找老師,老師說:“一本好書需要用心去讀,而不能單純地追求故事情節,要學會感受文中的內涵。你可以每天讀幾頁,慢慢去理解作者傳達的精神。”我按照老師的建議每天讀幾頁,慢慢地我走進了簡·愛的內心世界,這位“貧窮、低微、不美、矮小”的女孩,有著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都在她面前黯然失色。更為可貴的是簡·愛并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以及她以頑強的意志和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這些在當時都令我感動和震驚。同時我也明白了,老師想用這本書去影響我們這些正要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子,要我們力爭做一個對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著理性認識的女性,一個對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著堅定追求的女性,一個不再只是盲從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個能對自己的價值和情感做出獨立判斷的女性,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如果說《孫悟空》之類的連環畫給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樂趣,那么《簡·愛》就給我當時的青春抹上了重重的色彩,對我今后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起到了導航的作用。每當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就會重讀這本書,讀完就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如今我在地質行業已經工作八年多了,在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感受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前段時間單位發給我們一本《溫家寶地質筆記》,細細品讀后,深受啟發。這本書收錄了溫家寶同志160余篇學習筆記、632幅手跡影印件,以及他親自撰寫的回憶文章24篇,照片50余幅。我從書中看到了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從容獨立、踏實務實,看到了他們摒棄浮躁、寧靜致遠,看到了他們精致精細、執著專一。于溫家寶的地質資料和調研報告中,我也讀到了地質人的“匠心”和純粹、專注。“一生將以高山為伴,不斷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做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溫家寶同志的“堅守初心”,也讓我自感作為新時代的地質人必須肩負起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地質事業中,接過前輩手中的大旗,傳承地質文化,弘揚地質精神,勇于奉獻。現在這本書就放在我的床頭,工作之余讀一讀猶如對心靈的一次洗滌。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在讀書中完善自我,在讀書中提升自我,用書籍中的智慧點綴人生,使短暫的美好凝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