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長久所應推崇的人的道德和社會風尚。然而,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堅守原則,經受住考驗呢?綜合大隊職工申玉勤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9月3日中午11點半左右,申玉勤在單位大院內撿到一個大錢包,原地等了一會沒有人來找,認為可能是外來人員丟失的,就交到隊保衛科。工作人員打開一看里面有好幾百元現金,另有醫保卡、銀行卡、身份證等。后經核實是我隊職工秦燕的,失物失而復得后,失主十分感動并由衷表示感謝。
我們在感動之余,不由得為申玉勤的“慎獨”點贊。
古人修身時常講“慎獨”,就是在獨自一人時也能謹慎自處,堅持道德底線和操守不放松。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和修為,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之江新語》中說道:“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 申玉勤表示:“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能夠堅守住自己的底線,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幫助別人,也快樂了自己。”
慎獨,不僅要修身養性,更重要的是要以好的品行來回報社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在綜合隊這個大家庭中,經常能夠看見許多個申玉勤一樣的人,正在默默無聞地做著好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時代需要新氣象,讓我們用善行書寫新時代的正能量,為構建和諧社會、為我們單位的發展注入涓涓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