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涂縣龍山鐵礦深部及外圍鐵礦普查初見成效
- 發布日期:2013-06-03
- 作者:管理員
- 閱讀次數:
次
-
分享:
當涂縣龍山鐵礦深部及外圍鐵礦普查為2010年度安徽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綜合大隊于2012年11月份投入野外工作,目前項目進展順利,施工的鉆孔內已見到多層浸染狀磁鐵礦石,初步估計新增磁鐵礦石資源儲量2千萬噸,達到預期目標。
該普查區大地構造位置屬于揚子準地臺-下揚子臺坳帶寧蕪火山巖盆地南段,是我國著名的鐵礦成礦帶。區內鐵礦產地眾多,累計提交的鐵礦儲量已超過20億噸。僅在該帶南段的鐘姑礦田內,就提交了5.7億噸的鐵礦資源量。龍山鐵礦床位于鐘姑礦田的西部,龍山~年陡成礦帶內,區內地表淺部及高值磁異常均已查證,找礦重點是加強深部隱伏盲礦體,既尋找產于深部接觸帶及其附近的磁鐵礦體,具有一定規模、形態較規則的低緩異常往往與深部礦體有關。
本次普查設計鉆探工作量10500米,已完工7個鉆孔,5孔見浸染狀磁鐵礦,其中,ZK701孔見礦累計厚度達到119.62米,見礦孔平均全鐵平均品位30%左右,均達到工業品位。礦體主要分布于三疊系周沖村組鈣質粉砂巖、頁巖、粉砂質粘土巖夾泥灰巖和石膏層內,其次見于閃長巖體與地層接觸帶。
龍山鐵礦深部及外圍鐵礦普查良好的見礦效果,進一步證實了低緩異常區深部地層與巖體接觸帶的含礦性,為今后的找礦方向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地質依據。(孫 莉 供稿)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