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大隊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規范化運作是從2007年開始起步,經2011年的軟硬件的大幅提升,到2012年的融入全國匯交資料平臺,6年幾上新臺階。
2007年剛開始進行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時,沒有成熟的配套軟件可以應用,沒有規范的案例能夠借鑒,可供參考的僅有國土資發〔2006〕210號文——簡單的幾頁紙而已。工作人員憑著熱情和執著,日以繼日地進行試驗,失敗了,再試驗……歷經了重重坎坷,跨越了層層障礙,終于在當年第一份成果資料遞交前試驗成功!及時完成并上交了第一份規范化的成果地質資料,這也是安徽省資料館收驗的第一份規范化的成果地質資料,獲得一次性通過,并得到驗收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2011年以來,國家對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不斷提高要求,較以前更加規范、嚴謹了,對“軟、硬件”的要求也都上升了一個較高的臺階。在硬件配置上,隊、院領導十分重視,當機立斷配置了至少五年內不會淘汰的惠普系列B0幅面八色繪圖儀、中晶高分辨率A3幅掃描儀、A3幅雙面打印機及較高配置的電腦等。在應對措施上,院領導及時遵照省館精神,指定了專人負責匯交工作,積極參加匯交工作的專項會議,與兄弟單位及上級驗收部門交流學習,互通有無。在軟件的應用中,經不斷地摸索、學習、借鑒、積累,得以逐步提高,該隊的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在同仁中微啟荷角。
2012年8月,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正式納入全國匯交資料平臺進行管理,對匯交工作的要求更加規范和嚴格,各相關單位都感到壓力陡然倍增。為了匯交資料及時順利通過,該隊分院領導要求各項目負責人與匯交人員積極配合,嚴把第一道關。在充分靈活運用相關軟件保證文、圖、表規范化的基礎上,嚴把質量關,即要保證所交資料“形式”的一致性,更要保證所交資料“內容”的一致性。在各項目負責人的積極配合中,進入國家級平臺管理后,該隊所提交的和睦山鐵礦核實、姑山鐵礦核實及馬田鐵礦詳查等五份成果資料,均順利通過“全國地質資料平臺管理”驗收,及時取得了匯交證明,為業主爭得了時間,受到了業主的好評,也得到了省館驗收平臺老師們的肯定。
經過整整六年的實踐和探索,該隊成果地質資料制作質量已跨上了一個新高度,在軟件的應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在硬件的使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如在配套硬件(繪圖儀、掃描儀及打印機)的應用中,不斷摸索出更規范、便捷的方法,并服務于工作,進而提升了電子文件及紙質文件的輸出質量。2012年全年該隊匯交資料11份,為局屬單位中匯交資料最多的一家,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再上新臺階。(王競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