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蕪盆地南段鐘姑鐵礦田深部立體地質填圖及找礦預測(續作)是綜合大隊與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合肥工業大學合作進行的省公益性地質科研項目,項目于2010年1月實施,經過兩年多的工作,該項目完成了大量實物工作量,工作進展順利。
鐘姑礦田位于我國著名的長江中下游鐵礦成礦帶上,已發現大、中型鐵礦多處,如鐘山鐵礦、姑山鐵礦、和睦山鐵礦、白象山鐵礦、鐘九鐵礦、楊莊鐵礦、云樓鐵礦等,是易于鐵礦礦化富集的區域。該隊利用豐富的地質成果資料、成熟的地質找礦經驗,與科研單位、高校密切合作,共同實施該項省科研項目。
截止2012年3月底,該隊共完成實物工作量:1:5千地質剖面測量168公里,計13條;收集整理鉆孔174個,重新編制地層分層表;化驗光片22塊,薄片86塊;完善1/2.5萬基巖地質圖;測定同位素年齡4個點。兩個合作單位同期都分別投入了大量工作。
該項目正通過大量的重磁測量、實物化驗、數據錄入,完成典型礦床礦體模型和地層模型的建模,達到建立礦產地數據庫的目的,最終能提取深部有效的找礦信息,為預測找礦靶區提供可靠的信息資料。目前,該項目正有序實施中,預計今年7月底編寫物探報告及綜合報告。(孫 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