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態保護和建設上帶好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夯實生態根基,打造綠色樣板,共建共享綠色美麗長三角。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長江流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經濟社會大系統。長江經濟帶不僅是黃金經濟帶,更是關系子孫福祉的生態屏障帶。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需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大賬、算長遠賬,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守住山川河流綠色家底,造福子孫后代。
要強化高效協同,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空氣流動性強,大氣污染治理,靠一個地方單打獨斗不行,要區域聯動、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大江大河跨省貫通,下游治理,上游污染也不行。地緣相近、水氣相連,長三角生態環境治理必須共下“一盤棋”,著力強化高效協同,完善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強共保聯治;要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加強化工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礦庫治理,從源頭減少入江排污量,防范生態環境風險;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強化執法監管,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讓長江休養生息;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一體化推進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百姓能代代享有青山碧水的美麗、藍天白云的幸福。
要堅持生態優先,打造綠色發展的樣板區。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要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強化創新驅動,調整優化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等結構,突出“高”“新”“綠”產業導向,做到“水清岸綠產業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本質上是高質量發展,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保持經濟穩定運行,加快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推進高質量創新,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推進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形成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研發高地,讓產業變“綠”、“綠”變產業。
綠水是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源頭活水”,青山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靠山”。三省一市在綠色發展中加快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綠色一定會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美底色,從而為全社會貢獻更多發展經驗!
來源:安徽日報